正文

三墩中学:【语文教研】思想的碰撞 智慧的火花

来源:三墩中学 发布日期:2018-10-11 

——记三墩中学语文组主题教研活动

2018年10月10日下午,三墩中学振华、文理两个校区的语文老师齐聚一堂,开展教研组的主题教研。首先是张玫玫老师给大家带来一堂示范课《天净沙·秋思》;然后是在创新教室开展评课议课,大家畅谈观点,交流想法。

张老师授课的内容是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《古代诗歌四首》中的《天净沙·秋思》。学习本课诗歌,要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,结合朗读展开想象,感受诗歌感悟诗歌寄寓的情感,初步体会诗歌情景交融的特点。张老师就围绕于此,展开授课。首先,通过朗读配乐的选取,自然带领学生进入本课情景;然后,通过对意象的分析,引领学生品味意境;第三环节,通过原句改写与曲子原句的对比,指导学生感受本曲独特的语言形式;第四环节,以“断肠人在天涯”中的“天涯”替换成“归途”“京都”的比较诵读的方式,引导学生体悟本首曲子的情感;最后,通过马致远《天净沙·秋思》与白朴《天净沙·秋》的比较赏析,强调前者情感更为充沛。张老师的每一个教学环节都是“读赏结合”,达到了以读促赏,以赏促读的良好效果。

课后,老师们就张老师的《天净沙·秋思》进行了议课评课。这次议课评课可谓是一场思想和智慧的盛宴。首先,老师们都认为,张老师“从意象到语言再到情感”的教学过程,循序渐进、流畅顺通。然后,老师们就张老师最后的教学环节展开了激烈讨论,老师们在枪舌战式的讨论中得出了同一看法:比较两首元曲的异同即可,而不应该分出高下优劣;接下来楼红燕老师的一个观点:“把‘断肠人在天涯’中的‘天涯’替换成‘归途’与‘京都’的对比赏析没必要”,可谓是“一石激起千层浪”,引发了老师们再一次的激烈讨论。楼红燕等一些老师认为,这样的对比是画蛇添足,重点应该放在“断肠人”的理解上;而王志波等一些老师认为,这样的对比能让读者学会更直接、真切地理解断肠人的孤独与迷茫。

最后,语文教研组长陆爱元老师对这场高潮迭起的教研活动进行了总结,陆老师指出,校本教研最重要的目的,就是在各位教师的不断交流与探讨的过程中,产生出更多有意义的观点和建议,让老师们都有触动、有收获。

智慧是不会枯竭的,思想和思想相碰,就会迸溅无数火花。本次教研活动,教师们人人参与,谈体会、说想法,在思想的碰撞中点燃了智慧之火花,在交流合作中共享智慧之成果!相信通过本次校本教研,三墩中学的语文教学会更上一层楼!

 

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